工作了十幾年,我從來沒有機會參加過任何一場 "大部分人會帶自己電腦來" 的IT相關聚會。好吧,其實我參加過很少IT聚會,所以見識淺薄...
這兩天參加了一個為某個程式語言的開發者舉辦的聚會,帶給我額外的感受,是讓我對於"個人的主要電腦"的變化之大,讓我震驚-對,我"驚呆"了。
第一天,我參加了一個暖身的教育訓練,我開始注意到,整間教室裡面坐滿72個人,只有不到十個人用"Mac以外的電腦"-我第一次使用這種形容詞:"Mac以外的電腦"。而那些使用Mac以外電腦的人,有兩種類型:新得發亮的電腦,上面跑的是Linux作業系統;以及在舊到不行的電腦上,跑著Windows系統。
在這個教室裡面,我才第一次觀察到這件事情。因為在一般的辦公室裡面,我們很難看到這樣的分佈。
第二天,正式的議程有1500人,整個大會議廳裡面坐滿了人。我轉頭看看,望眼所及,有打開電腦的人,全部都是閃著白蘋果。中場休息,不管走到哪裡,不管是沙發區、交談區、展示區,甚至是坐在牆角充電的人,電腦殼上面都是閃著白蘋果。
但是我自己很清楚,我參加的不是Apple的WWDC。
同事說,他上個月去參加一個以系統工程師為主的聚會,使用Mac的比例也極高。
當2015的今天,負責生產軟體的人,和負責系統維護的人,絕大部份開始不再使用Windows的平台,這將會意味著幾年以後,市面上你看到的軟體,都將不會是"Windows應用軟體",或者廣義一點說,將不會是"針對Windows平台原生的應用軟體"。
此外,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,"負責生產開發工具的廠商和團體,將不會再把支援Windows當成主要目標"。或者,原本期望藉由open source的方式,軟體和系統的開發團體,其實不需要針對每個作業系統都自己搞,而是自然會有人參與移植的工作。但是,若絕大部份會參與open source的軟體開發人員,都不再使用Windows時,就不會有Windows版的移植出現。
繼續向上延伸,若軟體的源頭-開發工具和最新的open source應用不再有Windows的版,我不禁想像五年之後,當有人在Github上面問:"請問何時會有Windows版的計畫?"時,他將會得到的回答是:"Who cares?" - 而這樣的回答,在幾年前,只會發生在server端的系統上。
從最源頭的開發工具、到上游的開發人員、到中游的系統工程師,都離開Windows的世界,留下的,就是那些最下游的軟體使用者繼續掙扎著,在2020年,掙扎著使用2014年版的軟體...
那時候,Windows的生態圈會變成怎樣? 或者,誇張一點的說,PC的硬體、軟體生態圈會變成怎樣?
***
這個世界花了數十年想擺脫微軟,IBM的OS/2失敗、Ubuntu失敗(別跟我爭論這個了...每個人看法不同),最後大家不知不覺中,用手機和雲端擺脫了微軟,沒想到,找到出路以後,不約而同擁抱的,是比微軟更封閉的Apple系統-它連硬體都封閉。
或許,這樣的結果,該怪罪Visual Studio沒有在夠早開始open source嗎? 還是該怪雲端服務的時代裡,Windows的IE卻不夠好用?
也有可能,其實大家只是用膩了Windows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