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新長出來的頭髮,每一根都是白的以外,眼睛也開始嚴重老花。小時候都聽人說,有近視的人,等到老花的時候就會"中和",等自己面臨這個問題的時候才知道那是鬼扯。
於是:
網頁總要放大到130%以上(英文網頁要開到150%以上)才看得舒服,
打開Sublime Text編輯器以後,就是不停地按Command+,
手機的字體大小設定在比最大少一格,
遇到無法放大的紙本文件,看得清楚的標準是以"摘下眼鏡以後聞得到紙的味道"為最低限度...
不這樣做的話,看個一小時的電腦,我要頭昏三小時。
就這樣囧囧(唉,真希望用的是"炯炯")地度過每次用眼睛的時候。
兩年前還在台灣的時候買的一本書,我把它漂洋過海扛了過來。可惜前半年生活飄泊不定所以無心看書,所以它就一直被收在行李箱裡面,根本沒拿出來過,長達半年。
等到有機會看的時候,打開書赫然發現,看不了幾分鐘就天旋地轉。於是,那本書就一直這樣擱著,書籤還留在兩年前的那個位置...
在這裡慚愧一下,其實我並不是什麼文青愛看書。只是這裡過了晚上六點之後,你唯一的去處就只剩餐廳、麥當勞或酒吧(連咖啡廳都關了),這些似乎都不適合自己一人沒事就去。長夜漫漫,不想在電腦前發憤圖強或死命刷FB的時候,還真找不到任何事情能打發。你說去書店買書來看著學英文吧,這點我還真的是普通俗人:白天看了一堆英文的技術文章,下班以後看到英文就想吐。於是最開始呢,是不小心點了微博裡面的原創小說,內容是俗套的宮廷女人內鬥,我堂堂見多識廣粗魯無比的男子漢,竟然也就看了一整晚。第二天,我還意猶未盡地跟好友M說: "原來看手機小說這麼過癮!"
M看到我轉給他的連結,他光是看到書名,就只回給我:
"嗯..." --- 只比已讀不回好一點點。
不管這個起點是不是羞恥,反正我忽然開始享受看中文字的美好。於是從那時候開始,漸漸在手機上看書了。我自己用的是iPhone 5,知道它太小,還特地拿了一台Samsung S4,裝了豆瓣閱讀,想盡辦法儲值進去,上網買簡體電子書來看。FB上面朋友分享的書,只要是國際名家的作品,通常豆瓣都有簡體版。就這樣看了三四本。
但是這引來了一個問題。三年前我在台北的時候,每天在捷運通勤,輕鬆地在手機上面看完賈伯斯傳(放大字看,我記得總頁數三千多頁),沒想到現在對著手機看個半小時以後,抬起頭來要頭昏眼花另一個30分鐘... 坐飛機一小時埋頭看,出了機場,路上的車子是幾人座都分不清楚---即使已經用了大屏幕手機還是沒用。用iPad嗎? 那個重量,我連拿來打電動都嫌它重,年紀大的人,端著看書,包你骨折。
這就是歲月催人老啊! 於是我很無奈地看了那幾本書之後,就放棄了。
幾個月前坐飛機,看到鄰座的洋婦人,坐好定位以後,瀟灑地從手提包裡拿出一台Kindle,我忽然像看到寶藏一樣興奮了起來--- 對啊,我怎麼沒想到呢! 於是上網查了一下,發現Amazon有簡體電子書可以買,而且豆瓣還有外掛可以推送,加上Kindle陽春版實在便宜(我著實在classic和paperwhite中間猶豫良久,後來以"我這只是打發時間用的"為理由,選了便宜的版本),於是就這樣買了一台。
這篇不是開箱文,但是我必須說,用了以後,覺得這真的是我現在遇到最過癮的看書方式了!
(網路上你可以看到很多關於那些優點缺點的文章,所以別人有提到的我就不提了)
首先,它的字可以放很大,所以對於我的半殘眼睛來說,實在太舒服了。看幾個小時我抬起頭來,視線所及還是跟開始看之前一樣,一片清亮。
(你看這個字大得爽得...)
再者,我可以一次買很多本書放著。然後依照坐下來的那一刻的心情,決定要看哪一類的書。而不再像之前買了一本書,帶出門以後,得逼自己看這本(恩...再老實說,抱歉我真的不是文青,所以以前從來沒有帶書出門過,但是我現在的確在Kindle會同時很多本書換著看)。任何時候,一根筋不對,覺得存下來的書都不順眼,立刻用電腦上網,當場再隨便買兩本下來。
其三,它真的是很輕很便宜的平板。所以不需要加保護套什麼的,裸奔可以放在牛仔褲或外套口袋裡面。女人有個手提包可以放各種東西,男人沒有。這個可以放入口袋內的大小(雖然是硬塞、而且你不能隨便坐在它上面),意外的讓我少了很多麻煩。
當然它不是沒有缺點。
由於它沒有紙、沒有書皮、沒有質感、沒有書香、沒有書的重量、清風不會來亂翻你的書,所以那些強調"喜歡書拿在手上、喜歡翻閱的感覺"完全沒有。這是很常見的第一抱怨。但是我要說的是我實際的使用心得的部分:
第一,我無法因某本書的書皮設計而特別鍾愛,無法因為內頁編排精美而多看兩頁。
第二,我試圖下載雜誌來看,初想是我覺得我可以只看雜誌的內文部分,但是事實上根本看不下去。沒什麼原因,就是看不下去。也許下一個心得對這個問題有些解答。我猜唯一看得下去的雜誌,大概只有讀者文摘...
第三,未修飾的文字、沒有想像力的文字、沒有延續性的文字、太過軟趴趴(充斥著風花雪月、人間孤獨之類)的文字,很難看得下去。例如你現在在看的這篇大作、例如某些毒舌文章,就屬於此類。這種文章,看兩個段落(不是兩個章節)就看不下去了。連痞子蔡的新書(啊,我看書的水準就這個啦),我都差點在第一章就放棄。這可能跟我沒耐性的個性相關吧? 看書的時候,一眼望去,這頁沒重點,快速跳過 --- 在Kindle上面很難這樣,所以一個字一個字爬的結果就是看不下去。
把上面這三個心得濃縮起來說,就是"無法單純靠文字讓人投入的書",在Kindle上面你根本只能撐幾分鐘。不一定是"感動人",而是寫了兩三段看不到什麼有趣精闢的文字這種程度---你心中一直在吶喊著:"講重點、講重點好嗎!"。就像在玩MUD一樣,我們靠著赤裸裸的文字,來編織你的腦袋裡的魔獸世界。它真的很嚴格,而且比在電腦上看還要嚴格、也比在手機上看還要嚴格,我不知道這中間差別在哪裡。我在電腦和手機上可以看我自己寫的東西,但是我猜在Kindle上面我絕對看不下去。
不過,世事無絕對,把這個問題翻轉來看就是,那些不靠書皮和印刷質感吸引人的一些百年大作,會讓你看得津津有味,這些書你走進書店都不一定找得到,而電子書在這上面完全不缺。而那類書的價錢,經常比台北的一趟公車還便宜。若是什麼古典的書,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之類,大概是不要錢(可惜我不想再看一次那些那麼厚的書...)
第四,買到爛書的比例偏高。不過這有可能是因為簡體電子書太便宜,所以我經常是看書名和目錄就亂買了。此外,也許那些書我說它們爛,是因為前面提到的幾個嚴格原因。若真的拿一本印刷本,封面有個帥哥,中間穿插幾張美女圖片,依我的水平,難保我還看得津津有味。
從前面的優點和缺點加加減減下來,我意外的發現這種東西實在很適合老人。家裡有老人想看書的話,建議送他一台。然後他只要跟你說他要看什麼書,你就幫他上網買好,書會自動推送到你家老人那台機器上去。唉,這段重要的結論,我自己看了都渾身不舒服(泣...)---其實我體會到這個結論的時候有點晴天霹靂...
當然這整個前提是建立在你看得習慣簡體字的前提下。或者,如果你有本事享受洋人的文學,那也可以。
---
朋友M(還是他)聽到我給他的心得之後,跟我說:
"其實你很不錯耶,年紀這麼一把了還喜歡看書。"
我回答他:
"我要是可以翹著二郎腿躺在沙發上看電視,我寧願窩著看九品芝麻官和家有喜事...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