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參與品牌圖像設計構思的人,都可以講出一大長篇,關於他們的設計理念。
甚至是故事、未來、融入了什麼元素云云。
是的,我說 "云云"。
因為,經歷過這個報告的過程的人都知道,最頂層的老闆自己也知道,付錢請他們設計的甲方也知道:
"我其實不想知道這些理念。"
"反正這些理念也不過是一些穿鑿附會。“
"我只是隨口問問而已。不然我實在難以說服自己付一筆設計費給你。"
最重要的是,接受這個圖像訊息的最終客戶,不會聽到關於設計者的這段瞎掰。所以,設計者應該專注的是,他的圖像被接收的時候,別人感受到什麼; 而不該試圖用通篇累牘的文字或語言來影響接受者。或者,其實他也沒有試圖影響任何人,他只是不把他抓掉頭髮畫logo的那些歷程寫出來昭告天下,會覺得大家對不起他。
好幾年以前,曾經跟同事選用過一個logo。結果使用了之後,後來有好幾個人跟我說,你這個怎樣看都比較像甜筒...
像甜筒? 沒關係,那就像甜筒吧... 反正,那些人仍然覺得這個甜筒蠻可愛的。
還是其實我當時應該果斷的把logo的說明加進公司的標準ppt裡面,以免任何人再誤以為那是甜筒?
受眾才不想知道你熬多少夜、拉掉多少頭髮、融入多少設計精華。
如果你把這些不懂你設計的人請過去,試圖讓他瞭解,那麼,那些被你所邀請的人,在聽你說明的那一刻,心中出現的,仍然是最前面寫的那幾個OS...
對著一個小小的圖案說明一堆,比說明一張黑紙是"黑人半夜捉烏鴉" 還要好笑。
若不要見到那些噁心瞎掰的理念說明,光看某些logo其實是蠻順眼的。所以壞了一鍋粥的,是那些蛇足的說明。
(PS.上面的照片只是做個結尾符號,跟本文無任何直接關聯)
...
還是說,我會有那些OS的原因,是因為我沒水準? 我以為我看的是國王的新衣,但其實整個王國大家穿的都是那樣的新衣,反而是我跟不上才對。